今年我們提出“百年中機”的發展愿景,用意在于轉變思維,強化憂患意識,提升市場競爭能力,保持可持續發展,以目標激發企業新的動力,樹立企業新的品牌形象。這必然要求和依靠我們對行業的理解、對技術的理解、對業務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對自我的理解,才有可能達成愿景。
企業轉型創新最大的挑戰是我們自己的思維方式和過往經驗,而對手就是我們自己,所以“向自我挑戰”就是我們對以上問題的回答。行業的巨大變化悄然而至,帶來了競爭和挑戰,但更多的是機遇。如果我們不能夠理解這些變化,不能夠適應這些變化順勢而為,獲得經營成果與能力的增長,機遇之于我們,就沒有意義。
堅持改變, “向自我挑戰”,從來就是我們的精神,從未離開過中機國際發展的每一個階段。如果能夠傳承我們內在秉性中的能量,就足以推動我們改變現在、擁有未來。“改變”會成為我們最強大的武器,“改變”會讓我們每天朝著“百年中機”的目標更近一些。
中機國際設備及自動化工程所(簡稱“設備所”),是國內高效電機試驗站建設先驅;
擁有國內一流國際領先的大中型電機試驗站總承包技術水平;
風力發電機試驗站及兆瓦級以上電機試驗站總承包業績國內首屈一指……
國內電機廠和發電設計廠試驗站的設計和總承包市場占有率,遙遙領先,穩居行業第一。
電機試驗測控技術,是中機國際的驕傲!
一、技術創新——資源的來源和經營的重點
確定技術創新帶來價值增長的長遠意義后,我們思考了兩個問題——資源的來源和經營的重點,即在哪里增長和如何增長,能夠抓住這兩個根本問題,價值增長就自然實現了。
資源來源回溯到計劃經濟年代,我們憑借行業領先的技術水平承擔了當時國內發電機、大中小電機、微特電機等幾乎整個電機行業試驗站的設計,如國內三大動力基地——哈爾濱電機廠、上海電機廠、東方電機廠。
改革開放時期,為保持行業領先的技術水平,我們自主研發銳意進取,以持續的科技創新驅動讓產業乘著技術的翅膀,越飛越高。
“在哪里增長”似乎有了答案,那就是我們的主戰場,我們的主營業務領域——工業工程,60余年的市場深耕,從系統設計到儀器設備、系統集成、計算機測控,再到數據分析及處理,自主研發滲透到試驗站系統工程的方方面面。
“如何增長”——發揮自身優勢,強化集成創新,實現有機發展。以敏銳的行業動態感知力,時刻保持將先進技術融入工程項目;以價值優先為研發理念,經過長期而艱苦的研發過程,對技術和產品不斷改進、不斷更新;以試驗電源為例,從最初研制的高壽命調壓器電源,到增加了調頻功能的電動—發電機機組電源,再到綜合技術性能更高的各類電力電子靜止變頻電源。
每一個新產品的誕生,都是無數簡單到復雜、小的技術創新的集成,直至形成現有的系列產品,為不同需求的用戶提供不同的解決方案,創造更加優異的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
緊跟科技步伐,將信息化融入試驗站工程中。從計算機技術在工業技術暫露頭角開始,20多年來,一直堅持自主研發系統控制測量軟件。在原有試驗站電機試驗數據庫基礎上,為用戶打造電機產品信息中心,進而以此作為支點,謀求在電機工廠信息化建設工程方面的突破。通過對軟件有計劃的陸續升級換代,開發20多項具有軟件著作權的實用軟件,逐漸形成目前在用的7大測控系統軟件,建立了國內一流的集診斷、控制、服務的全球遠程服務系統,實現了在長沙即可為全球范圍內的用戶進行數據分析、診斷和服務。
積極引進消化吸收新技術,在試驗站項目中率先運用BIM技術進行相關設計,運用三維技術設計試驗站方案,為非專業用戶提供更直觀的服務。
圍繞市場熱點和技術發展趨勢,開展新能源汽車動力總成試驗、永磁電機啟動和試驗數據管理系統方面的研究。立足行業巔峰,引領測控技術潮流,推動電機行業創新攀上新高峰。
2010年,我們完成了全球最大的1800MW級(核電)發電機試驗站建設;2014年,我們完成了國內最大、最先進、也是全球綜合試驗能力最強的18000kW級電動機試驗站工程。該系統采用靜態變頻試驗電源供電,滿足中高壓大型及特大型交流電動機及直流電動機的試驗,并可承擔小型汽輪發電機試驗。直接負載試驗能力18000kW,間接負載最大試驗能力達35000kW。試驗系統高參數、高復雜性、高水平和高難度,調試難度和風險巨大。我們憑借超強的技術底蘊和強勁的研發團隊攻克一個個國際性技術難題,提高了大型、特大型電機,特別是特種大型電機的設計開發和綜合生產能力,填補國內空白,趕超國際先進水平,我們的系統方案設計以及主要設備均具備國際領先水平。
二、業務創新——需求為導向,戰略為核心
為用戶提供有價值的服務,包含著很多因素例如提供服務類型、產品質量、價格可達成性等,我們一直用心創意,力爭每一次帶給用戶超值的產品體驗。
隨著用戶需求的分層升級,我們對電機試驗測試領域不斷細分,持續深入,業務涵蓋電機試驗領域幾乎所有方面,還包括動力測試臺、汽車電機測試臺、齒輪箱測試臺等業務。
同時,緊跟公司戰略發展引領,以完善標準化的低壓高效電機試驗站成套設備,以更低的成本、豐富工程經驗提高市場競爭力,進一步占領中小電機行業試驗站業務。業務形式由單一的試驗站設計逐步向工程總成轉型,最終形成以創新為驅動的試驗工程產品的全生命周期服務能力。
向內觀,找優勢,一直是我們發展的基礎和定力,再次把功力匯聚在自動控制和計算機技術方面的優勢上拓寬測試范圍,拓展業務廣度。
高開高走的技術服務能力協助我們承攬到各類自動控制系統、監視系統的設計和總承包,如污水處理站、電站輔機、自動生產線控制等的DCS控制系統等,特別是光伏電站、分布式能源監控系統。
與同行業院所、科研院校的合作,結合技術和經驗優勢,利用雙方市場優勢,擴大市場范圍,進一步開拓軍工、礦山、軌道交通、新能源行業項目。
國際業務也有了一些新的嘗試,近年與國外用戶洽談業務,先后承接了ABB、艾默生等多個外資企業的試驗站工程總承包工作,近期也相繼中標了威斯塔斯風力發電設備(中國)有限公司試驗站項目、核動力院和印度項目等海外業務。
三、管理創新——自我驅動,兼顧效率
我們一直認為,管理是自我的驅動,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強調結果導向,兼顧效率。與其說是管理創新,不如說我們更注重達成共識而作出的一系列改變和努力。
人才培養:將每一位設計人員派駐項目一線,在工作實際中主動發現問題,通過現場調試尋求解決方法,主動思考,結合傳統老帶新“傳幫帶”和“項目一線”的人才培養形式建造人才梯隊,杜絕閉門造車、照抄照搬。
項目團隊管理:打破傳統的按專業分組管理形式,采用更適應項目需求的項目經理制——毛遂自薦,讓每一位員工有機會成為項目經理,并根據項目類別,形成以“項目經理為核心”的雙向選擇團隊,最大化人才價值。
科研管理:堅持全職研發人員與兼職研發人員相結合,既保證科研的持續性,也不影響生產。研發方向與項目實際相結合,項目缺什么研發什么,實現了科研成果迅速轉化。同時,自主研發與外部合作相結合,長期與北京交通大學、中南大學、湖南大學、湖南工程學院等高校形成產學研合作,成立博士后流動工作站。
我們一直相信,事在人為,我們營造人才成長的氛圍,達成“共同的事業、共同的努力和共同的目標”的價值共識,技術創新、業務創新和管理創新,最后,共同領略領軍品牌“電機試驗測控技術”帶給我們的美好成就和收獲。